铜川矿区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及关键技术研究
1、根据铜川矿区煤炭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变化,从水资源保护、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治理、矸石山的治理、煤矸石资源化及煤矿瓦斯利用的角度,探讨了铜川矿区地质环境保护技术方案。
2、当务之急,对以前因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产生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规划和治理,以改善矿区的地质环境。 结合铜川的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铜川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针对铜川环境问题众多和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铜川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环境保护的规划。铜川矿区的地质环境保护规划要符合铜川市的统一规划。
3、铜川市国土资源局,作为负责全市土地、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部门,内设办公室(人事科)、发展规划及调控监管科、政策法规科(信访科)、财务科、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科、地籍管理科、矿产开发管理科、地质环境科、监察室等9个科室。
4、市国土资源局下设8个内设机构及1个派驻机构,旨在实现全面的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包括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政策法规科(信访科)、发展规划及调控监管科、耕地保护及建设用地管理利用科、地籍管理科、地质环境科、矿产开发管理科以及监察室(市监察局派驻机构)。
5、铜川含矿区包括何家坊、烈桥、塔泥河和瑶曲摩天沟四个勘查区,经评价各勘查区获得资源储量情况如下: (1)何家坊勘查区得油页岩资源储量69739万t,油页岩技术可采资源储量27198万t,页岩油资源储量4394万t,页岩油技术可采资源储量1713万t,页岩油可回收资源储量1285万t。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规划设计
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政策适用于所有固体矿产开发企业,但不包括放射性与海洋矿产开发者。涵盖矿产开发各阶段,如规划、建设、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全程管理。遵循“防治并重,建设并举;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方针。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怎样管理工矿企业施工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1、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矿山开发的市场准入门槛,把有无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作为矿山开采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新办矿山企业,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评价后建设,尽可能降低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灾害发生机率。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2、第十三条 重点单位在隐患排查、监测等活动中发现工矿用地土壤和地下水存在污染迹象的,应当排查污染源,查明污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新增污染,并参照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根据调查与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等措施。
3、一)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污染排放 严控工矿企业及重点行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