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与评价
勘查工作组织与实施:按照勘查设计,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实地勘查工作,包括地质测量、采样、分析、测试等工作。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根据勘查结果,对矿产资源进行储量估算,确定矿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环境影响评估:对矿产勘查和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态影响、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等方面。
矿床地质经济技术评价要点 重晶石常与各种硫化物(黄铁矿、黄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及其氧化产物以及石英、萤石等矿物共生;在有色金属矿中重晶石常常是主要脉石矿物,因此在地质勘探时,要特别注意对矿床的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
对具有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的其他矿产和有用组分,如区域变质型晶质(鳞片状)石墨矿床中可能有金红石、磷灰石、黄铁矿、蓝晶石、钒(含钒白云母)、锶等,接触变质型产于煤系中的隐晶质(土状)石墨矿床中可能有瓷土及分散元素等,应进行综合评价。
不同勘查类型勘探工程间距 根据《磷矿地质勘探规范》(DZ/T 0209—2002),不同勘查类型工程间距见表14-13。表14-13 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参考表 采样、样品加工及分析、测试 采样 所有见矿工程都应对矿体分段连续取样。
矿床勘探过程中,应根据矿床成因注意可能伴生的有用矿产的经济价值,做好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对于铅锌硫化物等伴(共)生萤石矿床,一般CaF2达到5%时,应注意综合评价,以便在主矿开采时,萤石可以综合回收利用。7)对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工作应根据矿种具体特点有所侧重,合理选择相应勘查阶段进行评价。
在评价石棉矿床时,含棉率(品位)及纤维长度是主要因素,同时也要注意石棉的物理化学性能特征及有益有害的共伴生矿物,作出矿床综合评价。 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1)矿体规模 1)大型矿床主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大于2000m。 2)中型矿床主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为2000~1000m。 3)小型矿床主矿体的延展长度一般小于1000m。
绿色矿山的标准
1、.绿色矿山的标准 (1)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不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附近采矿,且矿山开采没有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和破坏。
2、我们绿色矿山网给到的方法,是从绿色矿山环节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去进行评判。矿山开采合法化,是不是符合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相关资源利用的效率如何,这个能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范化。开采方式是不是现代化,现代化程度高的项目,则越是能代表科技标准。
3、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严格实施,边生产边坡恢复(治理),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年投入达矿石销售收入的2%以上;生产区、生活区和复垦区绿化覆盖率达标。矿山开采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景区直观可视区的地貌景观造成破坏,无地质灾害隐患和险情,治理率达100%。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4
该矿带向西延入玻利维亚境内,原始分布面积达1000km2,时代属元古代,是一种未经变质的铁锰矿层,共有7个含矿层位,估算含有品位50%以上的铁矿石100亿吨,含MnO240%以上的锰矿石1亿吨,但地处边远,矿石含磷较高,偏碱性,给开发带来一定困难。
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成矿系列,可将该成矿带划分为8个矿化区。其中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化区有如下3个矿化区。 代县滩上金、银、钼、多金属矿化区(190 km2) 区内分布地层为新太古界五台群及古元古界滹沱群。
据地质学家估计,玻利维亚近60%的土地有成矿潜力,但已取得矿权的土地面积约1200万公顷,仅占9%;还有许多诸如东部丛林区那样从未进行过勘查的地区。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玻利维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包括锡、锑、钨、铁、金、银、铅、锌、铜、钼、铋、锂、硼等。
成矿控制因素 石炭纪裂谷环境,裂谷盆地沉降同时有张性断裂及裂隙产生,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火山—潜火山岩。 地质因素 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的碳酸盐岩与华力西中期石英二长斑岩岩体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是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矽卡岩分布与接触带基本一致,宽200~300m,长大于2km,呈东西向带状展布。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是一项旨在落实国务院地质工作决定的重要国情调查,其目标是通过系统整合地质调查和勘查成果,掌握矿产资源现状,科学评估未查明资源潜力,建立准确的数据库,为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三步式”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 “三步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是美国USGS目前推荐使用的一种未发现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方法,它在1975年就开始探索(Nokleberg,2002),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体系,并在美国本土矿产资源评价中作为标准方法得到使用。我国学者赵鹏大等(1994)较早介绍了该方法。
《重要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是一部技术指南,它是在遵循《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总体设计书》的原则和项目特性基础上编撰的。其主要参照了《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大调查的规范以及“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评价该如何评价
以矿产资源为例,数量评价即包括探明储量、可采储量和远景储量等;质量评价即指矿物的品位,如含矿率、所含有害杂质及有益伴生矿。至于矿层厚度、矿床埋藏深度、可否露天开采、矿物开采的采剥比、水文地质状况等,也属矿产资源质量评价的内容。
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分析矿床勘探及其开发对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贡献。它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采用合理的价格与社会参数(如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及部分货物的影子价格)来计算、分析和评价矿床工业开发的预期国民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评价和预测的基本准则包括:综合预测准则、尺度水平对等准则、矿床值分布率准则、定量预测准则、评价准则和发现率分析准则等(赵鹏大等,1993)。
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讲,贵州矿产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1、贵州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1)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显著。全国发现与探明储量的九大类矿产,在贵州均有发现和探明。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及其潜在经济价值人均占有量高,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邻近省区市占有水平。
2、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有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位。集山石、水景、洞穴、林木为一体的自然风光、四季如春的气候与民族民间文化相结合,构成贵州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3、——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大,远景好。贵州是沉积岩的“王国”,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大。尤其是已开发的主要优势矿产,占用资源储量都不超过探明总量的1/3,而且尚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共伴生矿产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