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的历史
绛县历史悠久,史称古绛,是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车厢城、晋文公墓、晋献公墓、晋灵公墓等诸多遗迹。境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阴寺和国宝释迦牟尼独木雕像等人文景观,沸泉龙岩洞、东华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
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号称“晋国三城”的古绛州,不仅物华天宝,而且人杰地灵,从春秋以来,一直是山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历代帝王将帅在这里活动频繁,文人墨客多有赋诗歌咏。
这里是尧的故乡,拥有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晋献公墓等,而“尧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县在《左传》中的“绛县老人”记载,是文献中首次出现“县”字,确立了其“天下第一县”的美誉。此外,绛县拥有1处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包括周家庄遗址等,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绛县位于山西省境南部,运城地区东北端,中条山的西北麓,面积 982平方公里。辖8镇6乡,人口 27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
如天泉山石窟、龙仙山大观音庙、张孝祥祠、杨柳青街等等。这些文化遗址和景点的存在,不仅展现了绛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游客带来了极佳的旅游体验。除此之外,绛县的传统文化和美食、手工艺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和探索。绛县的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厚,是山西省内不可错过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