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综上所述,固体矿产勘查投入的不足,不仅影响矿业本身,如果仅限如此,靠进口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是矿业所派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效益,进口是买不来的。对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勘单位改革没有到位,勘查开发一体化进程缓慢,勘查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形成。矿业权市场建设还不完善,矿产勘查开发中的重要经济关系尚未理顺,矿业权管理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联系不够。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脱节,未能充分调动地勘单位的找矿积极性。
从上述分析看出,通过建立固体矿产勘查风险投资体系,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固体矿产勘查中暂时性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而且符合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市场化方向,并可推动矿产资源勘查投资的良性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固体矿产勘查风险投资体系还远没有建立起来,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
从资金来源来看,非油气矿产勘查总投入中主要是企事业投入明显增加,2003年企事业投入到非油气矿产勘查资金占非油气矿产勘查总投资的57%;而国拨地勘费在逐年降低,由2000年的14亿元降到2003年的8亿元,占总投资比例从58%降到24%(见表5和图2)。
湖南省能源,矿产优势
有利于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利用省外的石油、铜、铝、富铁矿、磷、钾盐等矿产资源,有利于稳定地吸引外资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全省的矿产资源,有利于推进全省赴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但对那些规模小、技术落后、成本高的矿业企业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湖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更具优势矿产的分布相对集中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1。各种矿产资源,突出优势矿产。到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120种的各种矿物质(计亚种141种),占已发现的矿物种类的70.18%。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湖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采矿权3564个,从业人员29万人,年产矿石总量73亿吨,工业总产值2979亿元。
矿产深加工产品率低,具有优势的有色金属矿产深加工产品产值仅占10%左右,其中锑的深加工产品产值只占锑产品总产值的5%左右,非金属矿基本上是以原矿或矿粉内销和出口。
交通运输便利,运输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时,在交通运输方面,道路运行费偏高,机场国际航线太少,不利于湖南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湖南是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作为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对铜、铅、锌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凸显金属矿石需求。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核电等战略性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直接依赖湖南能够采到的金属矿石。钇、铀、铌等矿产品需求在未来会急剧提高。
矿产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后备资源不足
这种情况对于小型露天开采的矿山来说,问题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对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下开采矿山,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但是,几十年的资源消耗,使一大批大型矿业基地后备资源不足或面临枯竭,形势十分严峻,如甘肃白银公司铜矿、陕西潼关金矿浅部资源近于枯竭,关系到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矿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职工安置等社会稳定的大事。如何保证矿山企业后备资源接替是矿山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使得许多矿产资源耗费增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矿业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差,地质勘探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由以往的“先行官”变成了现在的“收容队”,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呈下降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滞后于消耗速度,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
能源矿产后备资源接替准备不足 (1)河南省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不容乐观,资源形势严峻。全省已发现油气田28个,面积约1×10^4km^2。经过多年勘查,东濮凹陷、泌阳、南阳凹陷等地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已较高,发现新的整装大油气田的可能性已不大。新增可采储量难以弥补采出量。
调查发现,由于长时期强力开发和过度开采,支柱性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开采消耗速度,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煤矿等大宗矿产接替资源严重不足,后备资源危机已经开始显现。部分矿种开发强度过大,储采比已经降得很低。